当前位置:新笔趣阁>军事小说>开局选刘备,只有我知道三国剧情> 第八百八十七章细细说来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八百八十七章细细说来

信使继续禀报。

“主公明鉴,沙陀主力确已覆灭。

但此次前来拦截主公的,并非其普通残部。根据可靠情报,这支骑兵,乃是沙陀残部中最为精锐的力量,是其王室最后的亲卫队!装备、战马、人员皆是百里挑一,保留了沙陀鼎盛时期的部份战法传统,战斗力远非寻常部落骑兵可比。”

“王室亲卫?”

顾如秉手指停顿,眼神锐利起来。

“他们为何会出现在这里?目的何在?”

“回主公,根据我们擒获的一名落单沙陀斥候以及综合其他情报分析,他们此次行动,带有很强的挑衅和示威意味。

其目的,似乎就是想通过伏击主公您这位大汉的实权王者,来展示他们沙陀并未消亡,依旧拥有不容小觑的武力,以此重振声威,震慑周边部落。不过……”

信使顿了顿。

“从交战过程看,他们似乎意在展示肌肉,并未对主公您本人流露出必杀的意图,更像是……一种警告或者宣示。”

顾如秉缓缓坐回椅子上,手指轻轻敲打着那份情报汇总,目光深邃。信使退下后,他陷入了长久的沉思。

沙陀王室亲卫……挑衅示威……重振声威……

这些词汇在他脑中盘旋,逐渐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轮廓。

他绝不相信,一支远在西域、本该苟延残喘的部落残部,会无缘无故、恰好地出现在他返回临江城的必经之路上,进行一场看似“偶然”的示威性伏击。

这太巧合了!

“他们的出现,绝非偶然!”

顾如秉猛地抬起头,眼中闪过一丝寒光。

“这背后,必然有人指引,或者说,是有人利用了这群沙陀人!借刀杀人,投石问路!”

他的思绪立刻飞转,开始排查有动机、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的势力。

孙坚?

这个墙头草,一直想在西域和草原方向拓展影响力,勾结沙陀残部给他制造麻烦,并非没有可能。

刘璋?

他虽偏安交州,但未必没有染指中原之心,暗中资助沙陀人来牵制自己,也说得通。

曹操?此獠野心最大,手段也最是狠辣,他如今在益州与自己僵持,完全有可能利用外部势力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,甚至制造边境危机!

一个又一个名字在他心中闪过,都被列为了怀疑对象。

然而,他唯独没有将此事与刚刚被他重创、如同丧家之犬般的士燮联系起来。

在他想来,士燮如今自身难保,惶惶不可终日,靠着蓬莱的庇护才捡回一条命,哪里还有余力、有胆量去勾结远在西域的沙陀人来报复自己?

他直接将这个可能性排除在外。

“不管这背后是孙坚、刘璋还是曹操,沙陀骑兵的出现,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!”

顾如秉站起身,脸上露出了决断之色。

“西域不稳,则凉州危矣;凉州若乱,则益州腹背受敌!必须尽快返回临江城,与子敬、孔明他们商议应对之策!”

他意识到,天下这盘棋,似乎又加入了新的变数。原本与曹操、孙坚、刘璋的博弈已经足够复杂,如今又冒出来一个被未知势力操控的沙陀部,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和危险。

“传令下去!”

顾如秉沉声下令。

“命游弩校尉加派人手,密切关注沙陀残部,尤其是其王室亲卫的动向,一旦有异动,无论大小,必须第一时间将情报传递至临江城和许都!”

“诺!”

“另外,大军休整到此为止!明日拂晓,拔营启程,轻装简从,以最快速度赶回临江城!翼德、孟起,随我同行,一路务必提高警惕!”

“得令!”

张飞和马超齐声应道,他们也感受到了事情的紧迫性。

第二天天刚蒙蒙亮,顾如秉便不再耽搁,率领着核心队伍,如同一支离弦之箭,离开了这座他们短暂停留的城池,朝着临江城的方向,急速行去。

马蹄声急,卷起一路烟尘,也带着顾如秉心中那份对新威胁的警惕与应对的决心。

顾如秉之所以如此心急火燎地赶回临江城,甚至连沿途可能存在的风险都顾不上了,正是因为他心中已然有了一个极其沉重且可能性极高的猜测——

那些沙陀精锐骑兵的背后主使,极有可能就是曹操!

在疾驰的马背上,他的大脑飞速运转,分析着当前的天下大势。

如今天下几大诸侯并立,孙坚偏安域外,首鼠两端;刘璋困守交州,实力有限;士燮新败,如同丧家之犬,不值一提。

唯有曹操,占据中原腹地,兵精粮足,麾下谋臣如雨,猛将如云,是与自己实力最为接近,也是最具威胁的对手!

“那些沙陀残部,想要在混乱的局势中重新立足,甚至恢复昔日荣光,仅凭自身是绝无可能的。

他们必须寻找一个强大的靠山,一个能给他们提供资源、庇护,并能帮助他们牵制其他势力的盟友。”

顾如秉目光冷冽,望着前方不断后退的道路,心中思忖。

“而这个盟友的人选,除了我,就只剩下曹操!我与之连番大战,仇怨已深,他们不可能来找我。

那么,唯一的选择,就只能是曹操!”

如果这个猜测成立,那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曹操的触手可能已经伸向了西域,意味着他正在构建一个更广阔的战略包围圈!

如果沙陀骑兵是曹操授意前来挑衅、试探,甚至是为了牵制自己注意力的棋子,那么,曹操在益州的本土,必然会有更大的动作!

临江城,这个益州前线最重要的堡垒,很可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!

一想到此,顾如秉心中更是焦急,连连催促队伍加快速度。

日夜兼程,风尘仆仆,顾如秉一行人终于安全抵达了临江城。远远望见那熟悉而巍峨的城墙,顾如秉心中稍稍安定。

城门处,得到消息的鲁肃、邓艾等留守文武官员早已在此恭候。

“恭迎主公凯旋!”

众人见到顾如秉安然返回,纷纷上前行礼,脸上都带着欣喜之色。

顾如秉简单与众人寒暄几句,目光扫过城墙上下,见守备森严,秩序井然,心中稍慰。

他拍了拍鲁肃的肩膀,沉声道。

“子敬,辛苦你了。走,回府衙,详细说说我走之后的情况。”

“主公一路辛劳,请!”

鲁肃连忙侧身引路。

一行人很快回到了临江城的核心府衙。

顾如秉屏退左右闲杂人等,只留下鲁肃、邓艾等核心成员。

鲁肃率先开始汇报。

“主公,自您前往幽州平定士燮之乱后,临江城内外一切安稳,并无大事发生。

属下已按照您之前的吩咐,加大了粮草的储备,如今仓廪充盈,足以支撑大军半年之用。城墙防御方面,也对几处薄弱环节进行了加固,增设了箭楼和砲位。只是……”

他话锋一转,神色略显凝重。

“根据细作回报,曹操近期在益州境内动作频频,不仅大规模征召兵员,扩充军队,还在成都、梓潼等几个重要城池大量囤积粮草军械,其麾下将领的调动也颇为频繁,看这架势,恐怕……是想要有什么大动作。”

顾如秉听完,脸上并未露出意外的神色,只是眼神更加深邃了几分。

曹操的这番举动,与他之前的猜测不谋而合。

他点了点头,表示知晓,示意鲁肃继续。

鲁肃接着说道。

“另外,还有一事。吴王孙坚派来了使者,已在城中等候主公多日,言称有要事相商。据使者透露,似乎是关于再次联合,共同应对蓬莱威胁之事。”

“哦?孙坚的使者?”

顾如秉眉头一挑,这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。孙坚这个墙头草,之前联盟破裂后便一直保持沉默,如今突然主动派来使者,意欲何为?

这时,一旁的邓艾上前一步,拱手补充道。

“主公,还有一事需向您禀报。城中工匠坊已按照您离开前留下的图纸和吩咐,全力研发新型火药。

经过多次试验,如今新火药的威力,确比之前的配方有所提升,爆炸更为猛烈,稳定性也有所增强。

只是……制作工艺要求更高,所需的一些原料获取不易,导致目前产量仍然偏低,尚无法满足大规模作战的需求。”

听完鲁肃和邓艾的汇报,顾如秉对临江城这段时间的情况有了清晰的了解。

除了曹操的异动在预料之中,孙坚使者的到来和新火药的进展,算是两个值得关注的点。总体上,鲁肃他们将后方打理得井井有条,这让他非常满意。

“火药之事,关乎我军未来对抗强敌之根本,必须持续推进!”

顾如秉首先对邓艾吩咐道。

“士载,你立刻去准备一下,稍后本王要亲自去工匠坊,看看这新火药的威力,究竟提升了多少!”

“诺!末将这就去安排!”

邓艾抱拳领命,转身快步离去。

待邓艾离开后,顾如秉这才将目光转向鲁肃,沉吟道。

“孙坚此人,无利不起早,此时派使者前来,必有蹊跷。子敬,你去将那位吴王使者请来,本王倒要听听,他到底想说些什么。”

“是,主公。”

鲁肃应声退下。

不多时,一位穿着吴地服饰、面容精干的中年文官在鲁肃的引领下,步入了府衙正厅。

他见到端坐于主位之上的顾如秉,连忙上前几步,躬身行礼,态度颇为恭敬。

顾如秉微微抬手,面色平和。

“使者不必多礼。吴王派你远道而来,不知有何要事?”

那使者直起身,脸上堆起笑容,言辞恳切地说道。

“回禀烈王殿下,我主吴王深感此前联盟破裂,实乃憾事。

如今蓬莱势力再现,其手段诡谲,野心勃勃,视我诸侯如棋子刍狗,实乃天下共同之大敌!

吴王认为,单凭任何一方之力,恐难与之抗衡。

故特派外臣前来,重申结盟之意,愿与烈王殿下摒弃前嫌,再次携手,共抗蓬莱!

我主承诺,若联盟再成,安罗帝国愿提供战马、粮草,并可牵制曹操侧翼,助殿下成就大业!”

使者的话语听起来情真意切,将对抗蓬莱提升到了“天下大义”的高度,并且给出了看似颇为优厚的条件。

然而,顾如秉听完,脸上却并未露出多少动容之色,反而心中疑窦更深。

他手指轻轻敲击着座椅扶手,目光平静地看着使者,缓缓开口道。

“吴王有心了。只是……本王有些好奇,当初联盟瓦解,各有缘由。

如今吴王为何突然转变态度,如此急切地想要重结盟好?莫非是……吴王那边,遇到了什么不得不借助外力方能解决的麻烦?”

他几乎下意识地就将此事与刚刚遭遇的沙陀骑兵,以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曹操联系了起来。难道孙坚是察觉到了曹操与沙陀勾结的动向,感到了威胁,所以才急于重新抱紧自己的大腿?

“去,将孙坚的使者带过来,本王要亲自问话。”

顾如秉对鲁肃吩咐道,眼神中带着审视与探究。

鲁肃领命而去,不多时,那位吴国使者再次被引至堂前,脸上依旧带着恭敬,但眼神深处似乎比刚才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。

顾如秉没有绕圈子,直接开门见山,目光如炬地盯着使者,语气平淡却带着压力。

“使者,吴王突然重提结盟,言辞恳切,甚至愿出兵助我。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善意,说吧,究竟发生了何事,让吴王改变了主意?可是与曹操最近的动向有关?”

那使者被顾如秉锐利的目光看得有些心虚,额角微微见汗。

他犹豫了一下,似乎在权衡,最终还是觉得如实相告更能取信于顾如秉。

他叹了口气,脸上露出后怕的神色,压低声音道。

“烈王殿下明鉴……此事,确实另有隐情,但……并非因为曹操,而是因为……蓬莱!”

“蓬莱?”

顾如秉眼神一凝,身体微微前倾。

“仔细说来!”

使者不敢隐瞒,连忙道。

“就在半月之前,我安罗帝国境内,有人……有人亲眼看到了那位蓬莱的于吉仙长!”

“什么?于吉?!”

一旁的张飞忍不住惊呼出声,马超和鲁肃也是脸色骤变。

顾如秉心中更是巨震,于吉没死!而且果然离开了益州!

使者继续说道。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+书签 下一章